用好土地流转“金钥匙” 叩响乡村振兴“幸福门”
金秋九月,云梦县清明河乡三港村的连片玉米地翻滚着金浪,联合收割机轰鸣作业,一派丰收景象。难以想象,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,曾因零散耕种、粗放管理而面临撂荒困境。如今,土地流转正如一把“金钥匙”,激活了沉睡的资源,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“幸福田”。
金秋九月,云梦县清明河乡三港村的连片玉米地翻滚着金浪,联合收割机轰鸣作业,一派丰收景象。难以想象,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,曾因零散耕种、粗放管理而面临撂荒困境。如今,土地流转正如一把“金钥匙”,激活了沉睡的资源,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“幸福田”。
5月19日,云梦县清明河乡的麦田里格外热闹——该县组织的农技专家组正在给小麦“称体重”,最新测产结果让农户们乐开了花:用了“两精一抗”技术的麦田,每亩能收1236斤!要知道前段时间天气干旱,这产量超出了大家的预期。
农业专家现场给记者算了笔账:每根麦穗能结45粒麦子,比老办法多种10多粒;每亩直接多收200-300斤。更让人惊喜的是,示范田里的麦子长得齐刷刷的,抗倒伏能力强,就算刮风下雨也不容易倒,病虫害还少。
“过去烧秸秆污染环境,现在秸秆变身‘绿色财富’。”眼下正值油菜丰收季,清明河乡通过推行“低茬收割+秸秆全量利用”的绿色生产模式,将传统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态经济新引擎,农户增收与生态改善的“双赢账本”越算越清。